0%

How to Become a Man of Wisedom

“美好的事物值得付出、等待和分享”

如何变得有思想
副标题:阮一峰博客文集
作者:阮一峰
豆瓣评分:7.6


personal photo

阮一峰
生于1976年,在上海长大。经济学博士,当过老师。在校期间自学网页制作,直至成为专业的开发者。自由软件和开源运动的坚定支持者。平时喜欢读书,上网,看电影和散步。出版有译著《黑客与画家》、《软件随想录》,专著《ECMAScript 6入门》。。

目录 · · · · · ·
| 第一辑 | 观  点  1
如何变得有思想  2
人生只有900个月  5
生命中那些虚无的期待  6
为什么给坏人辩护  8
为什么要容忍错误言论  9
现代人为什么焦虑  11
暴力的根源  13
不正义的法律,不服从的公民  14
这鸡蛋真难吃  17
波许教授的《最后一课》  18
技术类专业和思想类专业  23
硕士学位的贬值  24
学术著作与可读性  28
决定,还是作决定  29
詹宏志谈教育、阅读和出版  32
石油和未来的世界经济  37
内华达州如何发展经济  40
富爸爸,穷爸爸  44
自我与自由  47
体制与个性  48
进步与贫困  50
政府为什么会膨胀  53
利率和职业  54
限制房租对谁有利  56
世界上最稀缺的资源  58
谁来养活中国  59
米兰多拉《论人的尊严》  64
人生真相  65
活着的三个理由  67
卡耐基人际关系指南  68
人类的心理行为模式:《影响力》笔记  71

| 第二辑 | 文  学  77
骆一禾《世界的血》  78
屈原《渔父》  80
A Lonely Drifter Off to See the World  82
春天,想起海子  84
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90
爱好读书的强盗  93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95
托马斯?林奇《殡葬人手记》  96
江声浩荡  99
两封信  101
阿特伍德《盲刺客》  105
贝克特《等待戈多》  107
王尔德  109
济慈的《夜莺颂》  111

| 第三辑 | 历  史  117
《英国简史》的序言  118
胡适的三个主义  119
胡适的改行  124
弱与力  127
土豆和清朝农民起义  128
李鸿章百年祭  131
孙中山的三种革命  135
鲁迅是乐观主义者吗  137
十年书剑皆抛却,一寸丹心半似灰  140
失败的总和:读《黄河青山:黄仁宇回忆录》  141
马悦然回忆录  148
曾国藩家书  149
什么是边际  150
奥威尔:在神化和真实之间  152
作者希特勒  157
爱因斯坦的私生活  164
美国建国的宗旨  177
一个美国政治家的理想  179
埃德蒙?伯克  181
梵高的星星为什么如此明亮  188

| 第四辑 | 科  技  189
比尔?盖茨和理查德?斯托曼  190
论文的版权属于谁  193
林纳斯?托瓦兹自传  198
丹尼斯?里奇  206
迈克尔?S. 哈特  209
痛苦造就性格  211
大教堂和集市  217
互联网和改造社会  220
《黑客英雄》书摘  223
乔布斯的告别  227
苹果公司与分工原理  231
奈斯比特《大趋势》  236
熵的社会学意义  241
一切皆有可能  247
冬天有没有蟋蟀  251
电椅的故事  252
美丽新世界  254
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  258

| 第五辑 | 影  视  269
美国电视剧《英雄》  270
复仇者V  272
月圆之夜  274
罗马假日  275
一个寻找作者的读者  278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284
黑客帝国  294
| 代后记 | 为什么写博客  295
另附独立诗集《路过天堂》

读阮一峰的博客集有感
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阮一峰的博客,一个70后的经济学博士,自己创建了一个博客,十年来写了一千多篇博文,内容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文学、历史、科技、影视等等都有。一开始只是写给自己看,后来看的人越来越多,最近博客集汇总出了一本书叫《如何变得有思想》。(他还翻译过一些书,比较有名的是《黑客与画家》)

我把其中的大部分都看了,感觉还是挺触动。不是因为他写的东西有多出彩,恰恰因为他的文笔很普通。我有一个朋友是中大中文系的硕士,她最近自己开了一个微信公众号,不时原创些文章分享,非常惊叹她能比较轻松地写出如此出色的文字表达。在我身边还有很多文字表达能力很强的人,然而忙碌的生活让大家都极少使用这种记录、沟通方式。阮一峰的很多博文都只是从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段经历的感受和思考,同样让我触动的并不是其分享有多深度,而恰恰却是大部分都只是广泛浅显的涉猎。但从这些广泛的分享和记录中,能感觉到他是一个对生活有着好奇心、努力独立思考的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你觉得遥不可及的天赋,但以这样的探索、求知、向善的方式生活着,我觉得已经比许许多多的人的生活方式有趣得多。这便是最让我触动的。十年下来,他这些点滴平凡的分享,给了遥远的素未谋面的人,比如我,一些乐趣与共鸣,这样的奇妙力量总是让我感觉敬畏。

《如何变得有思想》显然不会成为流芳千古的卓越作品,它对一个人的意义最大,那就是阮一峰自己。“这本书涵盖了我的过去十年。十年前,我是学生;十年后,先是老师,后来又变成专业的互联网开发者,真是恍然如梦。这个blog从只谈文学,变成了只谈技术。时代的变迁,就这样投射在我的人生上。记得交稿的那一天,有点失落。这本300多页的书,为我前面的人生画上了句号,以后不会再这样写文章了。”

我对记录的理解和以前不大一样,有几年我也长期写日记,累积也有近千篇(很多是流水账般的记录)。那时候对记录的理解更像是一种自我概念、形象的强化,存在感的索求,希望有证据确定自己真实地活过。现在却越来越觉得唯有当下才是有意义的,唯有当下的这个自己才是真实的,而对过去的记忆是为了更好地倾听、了解此时此刻的自己,那个内心充斥恐惧、喧闹、焦虑、胆怯的自己。奥普拉回忆童年时光说:“我有书、有家里缝的洋娃娃、有家务活,我还会常常给农场里的动物起名字,跟它们说话。我坚信,所有那些独处的时光对决定我后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极为关键。”“我坚信,弥合过往的创伤是人生最艰巨也是最值得的挑战。知道你是何时及怎样被塑造成现在的你,然后你才能改变那些影响。这么做是你自己的职责所在,不关他人的事”。

现实中,阮一峰只是一个普通的博士、老师、员工,他既不是马云、李开复等一路开拓的典型商业成功者,也不是像《哈利波特》的作者罗琳那样非典型的,有着超乎常人的天赋,默默地坚持,最后在某个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听了好多这些典型或非典型的成功人士的故事、演讲、分享,知道好多奋斗梦想的道理。但客观的现实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最后并不会成为像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而是一辈子都只会是普通平凡的人。我们如何在一个属于普通人的,平淡繁琐、有时觉得重复枯燥的生活里过得更有意思一些?如果你从社交媒体里的吃喝玩乐的分享去寻求答案,恐怕会让你失望。

新精英生涯创始人古典将兴趣分为三层,一层是感官兴趣:通过直观的感官刺激产生的快乐,我觉得身边很多人总是难以自控地就煲剧、胡乱上网一整天、还有过度沉溺于美食、购物,过后却有某种空虚失落感,都属于这类。第二层是认知行为参与的兴趣,也就是有学习加入其中的乐趣。例如有的人在制定自由行的旅行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喜欢喝葡萄酒学到了更多品酒的知识等等。这样的兴趣更加持久稳定,学得越多–得到的乐趣越大–又有更大的动力去继续学得更多更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第三层则是志趣,与自己的价值观相符合的乐趣,例如爱迪生认为“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揭示大自然的奥秘,并以此为人类造福。在我们短暂的人生中,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比这种服务更好的了”,这样的价值观给了他持久的毅力投身于发明的艰苦中,并且乐在其中。

  生活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我们享受着它巨大的积极意义,但习惯了从无穷无尽、频率切换、一个接一个的的碎片化的新信息感受瞬间的满足感后,似乎会让我们渐渐失去深入思考、创造性思考的能力。古典说“当你的大脑吃惯街边麻辣烫,就再也永远无法感受到食物细致的原味了。当你习惯一分钟的烟花,你再感受不到整夜的宁静星空。”

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都流逝在第一层的快乐中,暂且不说追求第三层的快乐,仅仅只要将大部分的时间用在,第二层次“有学习参与进来的兴趣”,我想我们就能得到更有深度、持久、稳定的喜悦感。《如何变得有思想》展示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坚持学习、独立思考、怀着好奇去探索。

我很谢谢这本博文集的记录与分享,所以将以上分享予你们。如果你有一点好奇也有一点空闲,可以搜其博客看看。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